焦虑

    分享到:

           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度担心而生的一种躁情。其中含有着急、挂念、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预测付的事件有关。事境迁、焦就可能解除。有人并无客原因而于焦,常常无无故害怕大祸临头,担心患有不可救重疾病,以致出坐卧不宁、惶惶不安等症状。种异常焦,属精神病的一种表。犯罪人在犯罪程中、程中以及服刑改造程中都会伴有焦情况出重者也可造成情、情感障碍

    分类

    (一)现实性焦虑

    与病理性焦不同,现实性焦所表的是对现实的潜在挑或威的一种情,而且种情是与现实的事相适的,是一个人在面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的一般反。特点是焦度与现实的威的程度相一致,并随现实的消失而消失,因而具有适性意。它有利于个体动员身体的潜能和源来应对现实的威,逐达到应对所需要的控制感及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直到现实的威得到控制或消除。因此,现实性焦是人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情。是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和应对环境的一种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

    (二)病理性焦虑

    病理性焦是指持的无具体原因的感到紧张不安,或无现实依据的感到灾、威或大祸临头感,伴有明的自主神功能紊乱及运性不安,常常伴随主痛苦感或社会功能受

    以上概念包括了以下基本特点:①焦度并无现实的基或与现实的威不相称;②焦虑导致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的下降,因此是一种非适性的;③焦是相持久的,并不随客观问题的解决而消失,常常与人格特征有关;④表自主神症状特征的紧张的情,包括胸部不适、心悸、气短等;感到灾或不幸的痛苦体对预感到的威异常的痛苦和害怕并感到缺乏应对的能力,甚至现实的适因此而受影响。

     

    焦虑是推动我们认识世界的动力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情绪,焦虑有它自己的特殊意义。当我们感受到局限的时候,焦虑就会产生。这时,我们可以通过焦虑,发现人生的局限性,然后或者绕过它,或者化解它,或者超越它……

        相反,一旦我们消灭了焦虑,也就毁掉了这样的机会。

        然而,因为焦虑会令我们难受,所以我们很容易做一些工作,令自己尽可能远离焦虑。

        逃避焦虑会导致许多问题,像比较常见的强迫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都属于焦虑障碍这一大类。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维雷娜·卡斯特在《克服焦虑》一书中从关系的角度去诠释焦虑,而且诠释得非常精妙。这里的关系,也即我们童年与父母等最重要的亲人的亲密关系,以及我们现在与情侣、孩子等最重要的亲人的亲密关系。

        影响关系的要素有两点:爱与自由。爱,令关系更近;自由,则令关系保持距离。这两点相互矛盾,而问题也就在这里——只有距离合适的关系才令我们满意,太远或太近的关系都会令我们焦虑。  

        与最重要的亲人分离,会导致分离焦虑。3岁前的孩子,如果与父母频频严重分离,那么这个孩子的心灵上会刻下很深的烙印,令他一直陷于深深的不安全感之中。

        如果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只有一个维度就好了,那样父母就可以拼命地去爱孩子,和孩子紧紧黏在一起,令他绝对没有一点儿分离焦虑。

        但问题麻烦就麻烦在这里,如果父母与孩子黏得太紧,孩子也会产生分离攻击。也就是说,他想攻击父母,以与父母产生适度的分离,从而给自己留下足够的独立空间。不过,假若父母喜欢黏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的分离攻击一定会被严重压抑,因为这样的父母会用各种办法对孩子表示,这是爱,你不应该生气,否则就不是好孩子。

        童年时产生过太多的分离焦虑,会令一个人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让他难以信任别人。然而,童年时的分离需要如果被严重压抑,那么这个孩子也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他学不会捍卫自己的心理疆界,也学不会适度地表达攻击性。

        这就是焦虑的两个关键内容:为得不到爱而焦虑;为得不到自由而焦虑。其他的焦虑形式,只是这两个内容的延伸而已。

        譬如,考试焦虑基本上都属于前者,是学生担心考了差成绩而得不到父母的爱与认可;强迫症和恐怖症,多是分离攻击被严重压抑。

        白天,或许你成功地消灭了焦虑,譬如,你动用反恐怖主义的心理机制,成为一个绝对英勇的人。然而,这种消灭,其实不过是把焦虑压抑到潜意识中而已。那么,晚上,焦虑一定会更频繁地出现在梦中袭击你。

        按照存在主义哲学,只要你渴望触及人类、社会乃至世界的真相,那么你会一直焦虑下去。因为,不管成长到哪一层次,你一定会发现新的局限性,这时焦虑就势必会发生。所以,许多哲人越深入这个世界,就越明白自己无知。从这一点而言,焦虑是推动我们认识世界的动力。

        同时,从这一点而言,麻木也有它的道理。因为,永远焦虑的滋味的确不好受,所以许许多多的人宁愿变成一个简单的人,恪守着一些最简单的道理,从而获得梦寐以求的安宁。

        这是一种生活态度:摈弃那种不惜一切代价抵制焦虑的信念,因为这一种信念无异于宣称我们没有受到任何威胁,或不想受到任何威胁。但如果我们承认受到了威胁,就能使拯救的手段得到发展。  

        增加心理空间,不“难为”自己,根源上来说是要接纳自己,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改变内心焦灼的状态:

    对自己各种不满意,习惯性苛责自己,透支自己

    挫败感很强,每天都在满负荷前行,越发焦虑

    内心压力非常大,被糟糕的情绪填满,一点就燃

    对别人不耐烦还会自责,挫败感更加强烈

        长此以往,要么作死别人,要么作死自己陷入抑郁,越活越累……而接纳自己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


与可心连线